航天新征程 | 一个都不能少!航天员面对面“太空交班”
央视网消息:11月30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两个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在接下来的空间站任务中,这样的在轨轮换是否会成为常态?

航天员乘组的轮换方式是伴随空间站建造过程而变化的。在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只有天和核心舱单舱飞行。伴随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的发射,空间站进入组装建造阶段,随着在轨的关键技术验证,空间站的三舱组装建造完毕,两个条件都具备了,就可以进行在轨的轮换。

相比以往,航天员在轨轮换可以实现面对面的工作,无论是生活注意事项的提醒,还是工作的交接都会变得更直接、便捷。
共轨生活 都将完成哪些交接?
两个乘组“太空会师”之后,6名航天员将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他们要完成哪些交接?

在两个乘组共轨的时间里,会交接一些舱内常用和重要物品存放信息、消耗品更换、常用工具使用等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操作注意事项。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靳健:有些产品比如说耗材,几个星期或者一两个月就到期了,最典型的就是空气过滤器或者水过滤器,就像地面的饮水机里也经常有的一些过滤器需要定期更换一样,这些也是需要老乘组向新乘组交代。(另外)天上每一天都在做大量的科学实验,这些实验也是不能中断的,也需要人不停地照料,所以说老的乘组也向新的乘组进行交接,某些实验做到了什么程度,后面还需要做什么事儿,比如说定期更换载荷或者调节温度,调节相关的环境参数、下行数据,这些事都是不能中断的。

此外,在12月2日和3日两个乘组还会分别完成舱内货物的整理。梦天舱内部分设备设置,包括定向摄像机的位置调整和云台摄像机的安装,应急灯的安装,内饰板和部分传感器的恢复等工作。
在神舟十四号乘组撤离阶段,他们还会对撤离前的垃圾和返回地面物资进行整理,对飞船进行状态设置。撤离前一天还会和地面共同确认物资存放状态、对接通道多余物检查等工作。
6名航天员共轨考验再生生保系统

神舟十四号、十五号两个乘组在中国空间站“会师”之后,空间站内的航天员从3名增加到6名,这对于空间站上的再生环控生保系统带来了一次考验。

再生环控生保系统,就是实现水等消耗性资源的循环利用,保障航天员在轨长期驻留。这个系统可以收集航天员挥发的水分、排放的尿液,还有呼出的二氧化碳,然后把这些收集到的水汽、水和二氧化碳还原成航天员可在轨利用的氧气和水。随着空间站由3名航天员增加到6名,系统也进行了相应的模式调整。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副主任设计师 靳健:包括冷凝水控制和收集,原来是3个人,现在是6个人,依然要保证它的指标。空气温度、湿度在要求范围之内,也就是人多了,但指标要求不能放松,所以说这些系统的工作模式都会进行相关的调整。所有这些系统在地面研制阶段,就已经进行了3人或6人不同工作模式的考虑,也进行了充分的验证,所以我们是很有信心能满足6个人的需求。

据了解,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再生环控生保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物资补给成本。整个再生生保系统实现了氧气资源100%再生,水资源80%再生。有了完整的再生系统,发射重量大大减少,每年节省上行物资6吨多。
-
商业航天,科技竞赛的下一个「高地」?
从2003年NASA宣布退出近地轨道业务开始,商业航空已经发展了整整20年。时至今日,商业航天已经成为一个*规模的生意:据太空基金会2019年发布的《航天报告》统计,商业航天收入已经高达3368.9亿美元。
넶2 2023-09-05 -
观察|登月后又发射首颗太阳探测器,印度算航天强国了吗?
当地时间9月2日,印度使用PSLV运载火箭成功将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太阳神-L1”号(Aditya-L1)送入预定轨道,该探测器将花费4个月时间抵达拉格朗日L1点,随后开始观测任务。
넶4 2023-09-05 -
印度航天“小步慢跑”引关注
北京时间8月23日20时34分,印度宣布“月船3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南极附近区域,标志着印度成为继俄、美等国之后第4个跻身“月球着陆俱乐部”的国家。
넶2 2023-09-05 -
-
维珍银河 9 月 8 日进行第三次商业太空飞行,三名付费乘客等待 18 年将圆梦
8 月 29 日消息,维珍银河公司今天宣布,计划于 9 月 8 日进行第三次商业太空飞行,也是该公司的第八次太空任务。
넶330 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