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航天人物
-
-
航天长征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究员师亚辉:为踏天穹磨“利眼”
“我们的核心专业是信息获取、信息通讯,还有关键成分的测量。通俗一点讲,我们做的东西跟人的眼睛差不多,是在卫星上用微波雷达、光学雷达等各种遥感观测手段,获取星球上的岛屿、森林等各种信息。”师亚辉说。
1070 2021-08-16 -
祁思禹:“想当年,我们成功的法宝就是: 不怕难,不信邪!”
阳光明媚的客厅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原副总工程师祁思禹虽已年近9旬,却依旧精神矍铄,追忆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老人家的言语之中满是骄傲与自豪,在场的年轻听众更是无一不感到热血沸腾。
359 2021-08-13 -
-
“天问一号”的航天“女帅”为何三次落泪?
在中国航天界,有一位敢想敢干、善作善成的“嫦娥”,来自于湖州。她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常委、我国探月工程三期探测器系统副总指挥、“天问一号”探测器副总指挥张玉花。
338 2021-03-11 -
92岁高龄仍心系中国航天每一步,孙家栋——深空牧星人
2月22日上午,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会见。当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坐着轮椅入场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319 2021-02-24 -
奋斗为桨,航向星空——感受中国航天员的奋斗姿态
“要有脚踏实地的付出和努力,才会有仰望星空的底气。”与其说,这是航天员王亚平对我提问的回答,不如说,这就是她心中奋斗的坐标。
233 2021-02-21 -
谢军:这位航天五院人,感动中国!
2月17日,《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副总师、北斗三号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获评“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255 2021-02-20 -
五院专家做客央视《对话》栏目 揭秘中国航天“硬核”前行的力量
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之《中国航天“硬核”前行》播出,节目邀请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系统项目执行总监张熇和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系统首席设计师谢军等多位嘉宾共同回顾中国航天2019年的成就,展望“超级2020”。
367 2020-03-02 -
陈芳允:竭诚为国兴 努力不为私
“人生路必曲,仍须立我志。竭诚为国兴,努力不为私。”“求新服务不爱名,惭愧国人赶超心!”这是陈芳允院士写的诗句,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真实写照。
285 2019-10-29
国际航天
-
美国航天局证实美航天员将乘俄飞船返回:仍与俄方密切合作
当地时间1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表示,美国航天员马克·范德·海(Mark Vande Hei)将按计划于3月晚些时候,搭乘俄罗斯飞船返回地球。
1438 2022-03-15 -
NASA发起Artemis I任务的“让你的名字绕月飞行”活动
美国宇航局(NASA)正在邀请民众提交他们的名字,以列入一个闪存盘,该闪存盘将与Artemis I一起发送。Artemis I是一次非载人测试飞行任务,将为第一位女性和第一位有色人种登陆月球铺平道路。
1478 2022-03-15 -
美国航天公司Astrolab公布下一代月球车FLEX原型设计,有望用于NASA阿尔忒弥斯计划
3 月 10 日,由资深航天机器人工程师创立的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初创公司 Astrolab 公司公开了其目前已经经过测试的下一代月球车的全尺寸工作原型样机。
1323 2022-03-15 -
国际空间站将于2031年坠入太平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一项新的过渡计划中证实,由五个国家管理的、世界上最大的、太空中可居住的人造卫星国际空间站,将继续服役至2030年,然后将于2031年1月坠入太平洋上的无人居住区域。
1503 2022-02-09 -
NASA:国际空间站双飞10日游,太空旅行团3月底发射
当地时间2月2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NASA和其国际合作伙伴批准了四名太空游客参加美国初创商业航天企业公理太空公司(Axiom Space)的首次私人载人航天任务Ax-1,该任务计划于3月30日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由SpaceX猎鹰9号火箭发射。
1395 2022-02-09
精彩图片
-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是《中国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部署的一个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由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负责具体组织实施。
2020-03-02
-
月球探测器
目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正在稳步推进探月工程后续任务。嫦娥五号主要科学目标包括对着陆区的现场调查和分析,以及月球样品返回地球以后的分析与研究。
2019-10-29
-
北斗导航定位卫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12年底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以来,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性能指标稳中有升。根据系统全球组网建设计划,2018年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201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