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商业航天    商业航天,科技竞赛的下一个「高地」?

商业航天,科技竞赛的下一个「高地」?

创建时间:2023-09-05 11:29

从2003年NASA宣布退出近地轨道业务开始,商业航空已经发展了整整20年。时至今日,商业航天已经成为一个*规模的生意:据太空基金会2019年发布的《航天报告》统计,商业航天收入已经高达3368.9亿美元。

 

到了2023年,商业航天的故事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埃隆・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在2023年*季度的收入为15亿美元(约109.65亿元人民币),总利润达到5500万美元(约4.02亿元人民币),意味着SpaceX在经历了两年大幅亏损后,终于实现了小幅度的盈利。SpaceX的最新估值也与英特尔相近。

 

与此同时,中国民营航天在2023年也取得了丰硕成果。除了朱雀二号华丽升空外,天兵科技的天龙二号,航天三江的快舟十一号甲、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等民营火箭先后发射成功,荣耀星际的双曲线二号也顺利完成试车试验。

 

我们今天来讨论下,商业航天是一门怎样的生意?在商业航天高速发展的背后,又有着哪些逻辑支撑?

 

01 NASA向下,商业航天向上

 

商业航天的崛起,伴随着NASA的没落。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始于冷战。当苏联发将世界*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送上太空,拉开美苏太空竞赛的序幕。在当时,这属于妥妥的黑科技。谁能把卫星和人类送到太空,谁能把核弹头送到对方家里。

 

1961年,美国宇航局(NASA)推出了一项宏伟的计划——阿波罗计划,目的就是要把美国人送上月球。1966年,美国宇航局获得了有史以来最高的政府预算拨款,这笔钱占到了当年美国政府预算开支的4.5%,合计59.33亿美元。

 

随着冷战的结束,耗费大量资金的NASA引起了大众的不满,NASA的预算被一砍再砍。

 

2003年,美国发布了《国家航天运输政策》和《美国国家航天政策》,NASA逐步退出近地轨道业务,将其承包给私营航天公司,自己则专注于科学研究和深空探测领域,这宣告了商业航天市场的正式开放。

 

NASA的放手,救了当时濒临破产的马斯克和他的SpaceX。创业初期,SpaceX连续3次发射失败,陷入破产危机。

 

然而,2005年末NASA开展的“商业轨道运输服务计划”(COTS)为其带来了转机。SpaceX 利用猎鹰9号火箭和“龙”飞船的组合方案获得了NASA 的青睐,获得了COTS项目的接近4亿美元的资金,用于货运“龙”飞船的研发制造。

 

至此,NASA与SpaceX一拍即合。2006-2018年,SpaceX从美国政府得到的项目订单高达80亿美元,是当时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包括系统研制和服务采购。除了发射订单外,NASA的大量技术、人才、政策开始源源不断地支援这家私营企业。2010年以来,美国又接连发布政策促进商业航天的发展。

 

时至今日,商业航天已经成为一个*规模的生意:

 

据太空基金会2019年发布的《航天报告》统计,过去十年来,世界太空市场中的政府和商业收入共增长了73%,相比上一年增长了90多亿美元,攀升至4238亿美元。商业航天收入占全球太空经济80%,高达3368.9亿美元。

除了经济效益,商业航天还辐射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在欧洲和美国,商业航天是目前主要的就业增长点。在3368.9亿美元的商业收入中,2177.2亿美元属于太空产品和服务;1191.7亿美元属于航天基础设施及相关产业——这部分比2018年增长了16.1%。

 

至此,商业航天已经成为一个充满潜力的产业。

 

02 商业航天何以进入加速期?

 

与很多新兴技术一样,商业航天的发展逻辑在于,成本下降。

 

根据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伊隆·马斯克的计划,SpaceX正在研发的Starship星际飞船未来会将火箭发射成本降低到每千克10美元——如果按100千克作为标准体重计算,普通人仅需1000美元(约合6338.2元人民币)便可进入太空——这个价格约等于往返北京广州两地的全价经济舱机票。

 

在商业航天领域,降低成本大致分为两个思路:一是可回收火箭技术,一箭数十星,降低发射成本;二是流水线批量制造卫星,降低卫星成本。

 

先说前者,马斯克进来之后首先把航天器的成本拆到最小单元,就跟他造特斯拉电动车的时候干事情一样,发现一次性使用的液体燃料占火箭的成本仅仅是千分之五,而火箭箭体发射一次就报废了,于是开始发展可回收复用式的火箭降低成本。

 

可回收模型对商业航天的盈利能力提升是巨大的。举个例子,SpaceX每发射一发火箭收费大约是6000万美元,发射成本是4000多万美元。假设火箭不可回收,SpaceX的毛利润率只有30%。但如果一枚火箭可以回收重复使用10次,每次发射成本就可以分摊,毛利润率就有可能超过80%。

 

SpaceX在掌握可回收复用火箭技术的前后,完成了10倍以上的估值跳升。除了研究可回收火箭技术外,SpaceX还通过模块化设计,大幅简化了卫星制造的成本。

 

传统的卫星采用定制模式,生产周期往往长达数年,制造费用常常高达上亿美金。而SpaceX发现,卫星生产当中的供电、数据管理、遥感测控、姿轨控、热控等系统可以重复使用,通过模块化开发出了一系列卫星开发的平台,使得新的卫星在生产的时候只需要重新设计和生产一小部分定制的模块就可以了,这个理念类似于乐高的搭积木,大量通用零件复用,使得卫星的交付周期缩短到5-6个月。

 

通过持续降成本的措施,让商业航天的普及性和价值得到进一步放大。

 

03 2023年,国产商业航天的拐点?

 

与国外相比,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相对较晚。2014年11月底,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60号):

 

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民用遥感卫星数据政策,加强政府采购服务,鼓励民间资本研制、发射和运营商业遥感卫星,提供市场化、专业化服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卫星导航地面应用系统建设。2020年4月,中国首度将卫星互联网纳入了“新基建”政策重点支持方向。

 

经过了8年的沉淀,如今中国商业航天已基本形成了以蓝箭航天、星际荣耀、星河动力三家“优胜者”为代表的火箭企业,以及以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微纳星空、银河航天等为代表的卫星企业。

 

据媒体最新估值统计,长光卫星、银河航天、蓝箭航天、时空道宇估值已过百亿,其中长光卫星以280亿元估值名列*;星际荣耀、科工火箭和星河动力估值为70亿—90亿元;截至2022年底,中科宇航、零壹空间、长征火箭估值均为67亿元。

 

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事实是,尽管“商业航天”这个词让人兴奋,但政府仍然是买单的主力。

 

不过与SpaceX不同,中国民营航天企业很难得到政府订单,“国家队”既有技术,又有人才。面对“国家队”的快舟系列,民营火箭在发射价格上并没有明显优势,很难有价格的竞争力去做长期的政府订单发射任务。

 

一个直观的表现是,至今为止,国内民营航天公司共发射运载火箭19次,其中12次发射成功——其中包括蓝箭航天的3次,而蓝箭航天的前两次发射均以失败告终。与之对比,SpaceX旗下的“猎鹰九号”火箭,仅在2023年至今就已发射35次。

 

不过随着星网计划的落地,商业航天或许将迎来一个不错的增长。据公开报道:SpaceX未来计划向太空发射4.2万颗低轨卫星,目前已发射了4600余颗。中国于2020年9月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了“国网”星座计划,计划发射12992颗卫星,拟2023年完成首发星发射,在2030年实现300星组网运行。

 

但现有国家航天体系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卫星发射需求,意味着这将是未来商业火箭公司主要的“大蛋糕”。在去年的招标里,银河航天作为第三中标人成功入选。这是自2021年中国星网成立以来,首次公开卫星采购招标结果。

 

随着“国网”星座计划的逐渐落地,中国商业航天产业或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

相关资讯

航天头条
商业航天
深空探测
航天人物
航天科普
国际航天

商业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