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观测卫星
1、资源卫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该卫星装载五谱段CCD相机、四谱段红外扫描仪和宽视场相机。卫星平台能适应多用途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具有较高自主能力和高精度姿态控制系统。该卫星为中国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和国土资源综合调查发挥了巨大作用。经过持续改进,中巴合作又陆续研制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
我国还研制了多颗其他资源系列卫星,涵盖了光学成像等不同类型,实现了分辨率的科学搭配。
2、海洋卫星
2002年和2007年,集团公司研制发射了两颗海洋一号水色卫星,通过观测海水光学特征、叶绿素浓度、海表温度、悬浮泥沙含量、可溶有机物和海洋污染物质,兼顾观测海水、浅海地形、海流特征、海面上大气气溶胶等要素,掌握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渔业及养殖业资源状况和环境质量,了解重点河口港湾的悬浮泥沙分布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沿岸海洋工程、河口港湾治理、海洋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海洋一号卫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团公司正在研制海洋二号卫星。海洋卫星将按照系列化发展。
3、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体系
由2颗光学遥感小卫星(环境一号A/B星)和1颗雷达小卫星(环境一号C星)组成的环境一号星座(2+1)系统,可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灾害和环境信息,及时、全面掌握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为环保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综合减灾和环境保护能力。
按计划,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体系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先建成环境一号卫星星座,初步形成对灾害与环境进行监测的能力;第二期完成“4+4”星座,即4颗光学卫星+4颗雷达小卫星,以实现对中国乃至全球灾害与环境的动态监测。
环境一号A/B卫星已于2008年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一箭双星发射,C星将于2010年上半年发射。
-
商业航天,科技竞赛的下一个「高地」?
从2003年NASA宣布退出近地轨道业务开始,商业航空已经发展了整整20年。时至今日,商业航天已经成为一个*规模的生意:据太空基金会2019年发布的《航天报告》统计,商业航天收入已经高达3368.9亿美元。
넶21523 2023-09-05 -
观察|登月后又发射首颗太阳探测器,印度算航天强国了吗?
当地时间9月2日,印度使用PSLV运载火箭成功将印度首个太阳探测器“太阳神-L1”号(Aditya-L1)送入预定轨道,该探测器将花费4个月时间抵达拉格朗日L1点,随后开始观测任务。
넶21464 2023-09-05 -
印度航天“小步慢跑”引关注
北京时间8月23日20时34分,印度宣布“月船3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在月球南极附近区域,标志着印度成为继俄、美等国之后第4个跻身“月球着陆俱乐部”的国家。
넶21437 2023-09-05 -
文昌商业航天发射场转运道路年底交付
近日,海南文昌国际航天城园区商业航天发射场(技术区)转运道路工程(以下简称转运道路工程)建设现场格外火热,宽阔平地上现出一条道路雏形。
넶20554 2023-09-05 -
维珍银河 9 月 8 日进行第三次商业太空飞行,三名付费乘客等待 18 年将圆梦
8 月 29 日消息,维珍银河公司今天宣布,计划于 9 月 8 日进行第三次商业太空飞行,也是该公司的第八次太空任务。
넶20793 2023-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