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航天要闻

  • 中国航天

  • 商业航天

  • 载人航天

  • 航天人物

  • 国际航天

  • 深空探测

  • 航天科普

  • 航天军事

  • 航空资讯

  • 空域资讯

无标题文档
浙江航天纳星科技有限公司

美国宇航局(NASA)为Artemis月球车公开征集合作方

美国宇航局(NASA)将在不久的将来要求工业界提供一种无压力的漫游车信息,这将为阿提米斯的宇航员提供与阿波罗号最终任务中的月球漫游车相同的机动性。图片来源:NASA

中国航天新闻网消息,美国宇航局计划发出一个月球探测器的构想,该构想可用于以后的登月任务,并像Artemis计划的许多其他要素一样,与业界合作开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战略和计划副主管汤姆·克里姆斯在11月20日举行的SpaceCom Expo上发表讲话说,该机构将很快发布信息请求,以供宇航员在Artemis月球着陆任务中使用。


他说:“我们希望第一批人员到达时能在那[漫游者]到达那里,然后在那儿可以潜在地从网关上自动使用它们,进行操作并增加科学目标。”


他说,RFI将在“未来几周内”发布,它将提议通过公私合作关系最终发展这辆漫游者。这项工作将由约翰逊航天中心领导。


长期以来,移动性一直被认为是机器人或人类探月表面的关键要素。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10月确认了开发单独的机器人漫游车的计划,该漫游车名为Volatiles调查极地探索漫游车(VIPER),该漫游车将于2022年在商业着陆器上发射到月球,以调查月球南极陨石坑中的潜在水冰沉积物。美国宇航局月球发现与探索计划的高级探索科学家本·布西在会议的另一个小组中表示,该机构将以大约每两年一次的节奏跟进VIPER,并增加机器人漫游车。


将漫游车作为与工业界的合作伙伴关系,将遵循NASA总体Artemis计划的许多其他要素的模型,包括将宇航员运送到月球表面的着陆器。该机构目前正在评估本月早些时候为其“人类着陆系统”计划提交的提案,该提案将采用更具商业性的方法来开发着陆器并最终采购着陆服务。Cremins拒绝评论该计划的细节,包括该机构收到了多少建议,理由是正在进行的采购停电。


尽管该机构致力于实现三月份政府制定的在2024年前将人类登月的目标,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仍在展望2024年以后的月球活动概念,他说这将为商业和商业活动提供更多机会国际合作伙伴。


他指出,日本有兴趣为以后的任务提供更大的加压月球车,以使他们能够从登陆地点进行更长的探险。他还计划进行所谓的“边防客舱”或可以为机组人员提供长期住宿的栖息地。


这些2024年后计划的另一个方面是扩展月球网关的功能和作用。他说:“我们计划与Gateway一起建立与国际合作伙伴和商业合作伙伴之间的早期能力。” “随着2024年的过去,我们将把Gateway与月球表面的那些元素结合在一起。”


Cremins补充说,NASA管理员Jim Bridenstine将网关比作智能手机,“我们将以此为基础构建许多应用程序。”


他指出,过去有许多努力使人类重返月球,并回顾了他参与的工作,例如1990年代初的综合小组研究以及乔治·W·布什总统执政期间的太空探索远景。他谈到Artemis时说:“这感觉更真实,实际上更真实。” “这不仅对这个国家,而且对于这个社区都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


换一张
发表

全部评论()

2019-11-21

分享到: 0

最新推荐

  • 2020-12-18 【圆满成功,表现完美】嫦娥五号怀揣月壤回来了!
  • 2020-12-02 嫦娥五号成功落月,将工作两天,钻2米取土
  • 2020-11-30 海南加快布局发展航天深海高科技产业
  • 2020-11-30 聚焦嫦娥四号研发团队:在中国航天史写下“人类首次”
  • 2020-11-30 嫦娥五号成功升空,多国航天人士发出祝贺,可美国却“阴阳怪气”

热点新闻

  • 2018-01-23 中国—东盟信息港:为区域合作插上“数字”翅膀
  • 2018-01-29 老星公司:借“老挝一号”卫星 搭“天基丝绸之路”
  • 2018-01-29 老挝天眼公司携中国北斗助力“一带一路”中老合作
  • 2018-06-26 长征二号丙(CZ-2C)
  • 2018-06-26 长征二号丁(CZ-2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供稿服务

中 国 航 天 新 闻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8   http://www.space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供稿: news@spacenews.com.cn     合作: ad@space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