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航天要闻

  • 中国航天

  • 商业航天

  • 载人航天

  • 航天人物

  • 国际航天

  • 深空探测

  • 航天科普

  • 航天军事

  • 航空资讯

  • 空域资讯

无标题文档
浙江航天纳星科技有限公司

对地观测卫星

   1、资源卫星

  
1999年10月14日,中国和巴西合作研制的地球资源卫星发射成功。该卫星装载五谱段CCD相机、四谱段红外扫描仪和宽视场相机。卫星平台能适应多用途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具有较高自主能力和高精度姿态控制系统。该卫星为中国环境监测、防灾减灾和国土资源综合调查发挥了巨大作用。经过持续改进,中巴合作又陆续研制发射了两颗地球资源卫星。

  我国还研制了多颗其他资源系列卫星,涵盖了光学成像等不同类型,实现了分辨率的科学搭配。

  2、海洋卫星

  2002年和2007年,集团公司研制发射了两颗海洋一号水色卫星,通过观测海水光学特征、叶绿素浓度、海表温度、悬浮泥沙含量、可溶有机物和海洋污染物质,兼顾观测海水、浅海地形、海流特征、海面上大气气溶胶等要素,掌握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海洋渔业及养殖业资源状况和环境质量,了解重点河口港湾的悬浮泥沙分布规律,为海洋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沿岸海洋工程、河口港湾治理、海洋环境监测、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海洋一号卫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集团公司正在研制海洋二号卫星。海洋卫星将按照系列化发展。

  3、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体系

  
由2颗光学遥感小卫星(环境一号A/B星)和1颗雷达小卫星(环境一号C星)组成的环境一号星座(2+1)系统,可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可以迅速准确地获取灾害和环境信息,及时、全面掌握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发生、发展和演变,为环保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提高综合减灾和环境保护能力。

  按计划,环境与灾害监测卫星体系分两期进行,第一期先建成环境一号卫星星座,初步形成对灾害与环境进行监测的能力;第二期完成“4+4”星座,即4颗光学卫星+4颗雷达小卫星,以实现对中国乃至全球灾害与环境的动态监测。

  环境一号A/B卫星已于2008年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一箭双星发射,C星将于2010年上半年发射。

换一张
发表

全部评论()

2019-10-29

分享到: 0

最新推荐

  • 2020-12-18 【圆满成功,表现完美】嫦娥五号怀揣月壤回来了!
  • 2020-12-02 嫦娥五号成功落月,将工作两天,钻2米取土
  • 2020-11-30 海南加快布局发展航天深海高科技产业
  • 2020-11-30 聚焦嫦娥四号研发团队:在中国航天史写下“人类首次”
  • 2020-11-30 嫦娥五号成功升空,多国航天人士发出祝贺,可美国却“阴阳怪气”

热点新闻

  • 2018-01-23 中国—东盟信息港:为区域合作插上“数字”翅膀
  • 2018-01-29 老星公司:借“老挝一号”卫星 搭“天基丝绸之路”
  • 2018-01-29 老挝天眼公司携中国北斗助力“一带一路”中老合作
  • 2018-06-26 长征二号丙(CZ-2C)
  • 2018-06-26 长征二号丁(CZ-2D)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网站声明

  • 供稿服务

中 国 航 天 新 闻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8   http://www.space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供稿: news@spacenews.com.cn     合作: ad@spacenews.com.cn